党的二十大报告从“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的角度阐述了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,指出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”
经过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,房地产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,但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,在人口持续净流入的核心一、二线城市,亟需加快发展租赁市场。
二十大报告中提出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”,提法与十九大一致,应该说,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方面,过去五年是积极探索、打好基础的五年,而新的五年则是继续探索、追求高质量发展和提速的五年。
在新一轮改革中,方向不变,但会有很多新的创新和内容,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,比如充分考虑到2022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危机和挑战、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等,进而在住房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、房企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,以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。
根据住建部数据,“十四五”期间(2021-2025年),全国40个重点城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(间),预计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。2021年、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330万套(间)保租房,未来保租房发展仍有望进一步提速。另外,2022年8月,首批3支保租房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,保租房公募REITs的落地,打通了“投融管退”闭环,有利于提高市场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,有助于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量。
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,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2014年之前是发展起步阶段,这一阶段以廉租房、公租房为主,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;2015-2019年是快速发展阶段,明确建立“租购并举”的住房制度;2020年至今是高质量发展阶段,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抓手,解决住房租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。
在进一步强化对租赁行业重视度的红利下,多地已超额或提前完成保租房2022年度筹建任务目标。据克而瑞统计,2022年前三季度,重点关注的15城涉租赁用地总供应约305万方,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累计开业规模90.82万间,同比增长23.76%,环比增长3.18%。
与此同时,苏州、郑州、济南、湖州、阿勒泰等城市也均在近期出台政府回购存量商品房政策,一方面直接有利于去化楼市库存、缓解部分房企的经营压力,另一方面也扩充了当地保障房的供给,加速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问题。
中指研究院认为,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立“租购并举”住房制度,政策红利有望继续释放,随着住房租赁需求的逐步扩大,住房租赁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,这也为开发企业、运营企业、装饰装修企业、金融机构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。